当前位置:首页-> 详细信息
关于建筑装饰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

2011/7/6 15:35:14  来源: 【字号 收藏打印关闭

  

     结合我们公司高星级饭店宾馆、高级办公楼、精装修公寓等项目的设计施工实践,从两个方面谈谈我们公司是如何以市场为导向,瞄准国际先进水平,进行技术创新的,我也非常希望和愿意与同业同仁,就本文的内容进行提问,我一定努力给予满意的回答。

  一、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
  我们公司成立十余年来,技术创新的发展历程,基本呈现三个比较明显的发展阶段:
  第一阶段,是自发自为的技术创新阶段。这大致在1992年~1996年之间,主要是接受和消化外来的技术,通过对港台澳及沿海发达地区装饰企业成熟技术的学习、借鉴和引进,逐步改变了粗放型的施工技术观,使“精细、精确、精美”的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概念,成为每个管理者及设计施工人员的共识。同时,我们在“被动接受”的基础上,开始了技术创新活动,通过推行标准化施工管理,运用先进的电动机械工具等,在木构件饰面装修技术工艺上,取得了全面的突破,质量标准大大高于当时上海同行业水平,使高级公共建筑室内木饰面装修的现场加工工艺和外观质量,成为竞争取胜的法宝之一。比如在木饰面离缝粘贴前,先对基层板离缝部位涂刷油色,使传统的勾缝工序得到科学的调整,既方便了操作,加快了速度,木饰面外观质量也达到了工艺美术般的精细、精确和精美。这一阶段的代表性项目是:上海证券大厦、上海广场、上海浦东海关、锦沧文华大酒店(五星)、海仑宾馆(五星)、锦江饭店(五星)、建工锦江大酒店(四星)、华夏宾馆(三星)、广电大厦、东方明珠电视塔等。
  第二阶段,是组织推动的技术创新阶段。这大致在1997年~2000年之间,公司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外来技术引进和消化,以木饰面、墙地砖为标志的常规施工技术已非常成熟。
  此时,上海有一大批标志性公共建筑正处建设高潮,其室内装修的标准之高,是前所未有的;而我们公司作为上海建工集团工程总承包体系中的装饰专业架构,也承担了金茂大厦、国际会议中心、科技馆、浦东国际机场、地铁车站、上海美术馆、上海电视台、东方电视台等一系列大体量、高标准内装修,这就迫切需要在国际工程合作中,形成新的技术突破。为推动这项重要工作,我们在上海同行内率先设立了总工程师室和技术部管理体系,运用第三方认证的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,组织领导技术创新。这阶段主要结合上述工程的技术标准,在石膏板吊顶、超重超大木门加工、石材精确切割和安装等方面取得了显着进步。
  在金茂大厦施工中,我们解决了88层楼发光穹顶和观光厅墙地面石材的多项技术问题。比如,变截面锥筒发光穹顶位于54层~88层酒店中庭顶端,空间高达100m,筒体内装修根本无法采用常规脚手架的形式,技术人员专门设计了下沉式可变伸缩操施工平台,类似“倒置雨伞”,可自由升降和水平伸缩,使变截面锥筒体内的登高施工非常省时、省力和安全,完全满足了现场立体交叉工况的需要。
  再如88层观光厅内,厚度仅5mm的超薄复铝墨绿大理石,干挂时与异型不锈钢镶条之间要不留缝隙。地坪黑金沙花岗岩以主楼核心筒为圆心,呈放射型扇面状,地坪镶嵌的弧形青铜条,与墙面竖向线条、吊顶弧形凹槽要一一对应,这都是当时国内从未遇见的施工难点。我们现场精确放样后,在工厂用数控金刚沙水刀进行切割加工;铺设时按四分之一区域控制和调整拼装误差,圆满完成了石材斜面多边形切口、内折外翻多角度微刻槽、异型镶条折边等加工过程。
  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酒店(5星)宴会厅施工中,我们面对的是两大国内之最,4400㎡连续整体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,如何防止开裂?单扇高4.8m,宽1.8m,重达1000公斤的巨型木门,如何加工和安装?
对前者,我们运用较为完整的“系统防止技术”,疏而不堵,释放累积变形应力,保证板缝呈结构受压状态,使该宴会厅石膏板吊顶至今未出现可见裂缝,且该项创新技术用到各种空间的石膏板吊顶工程上,都取得了满意效果,成为保证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。
  对后者,我们摒弃了国内常用的铰链连接传动的常规,采用“轴向轴承连接传动装置”,将巨型木门开合剪切力,转换为楼板支撑的重力,通过轴承减少转动摩擦力,用调节装置控制门缝精度,使门扇开启的噪声、平稳性等难题得以解决。该项技术在后来的南京国际展览中心、上海国际新闻中心等多项工程上,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
  在上海科技馆飞翼形展示大厅,球幕及巨幕影院大厅等大空间、大体量区域的施工时,我们解决了四项技术难点。首先用激光全站仪配合电脑三维空间建模,对13m向20m标高螺旋渐升。投影面积超过2000㎡的球形网架吊顶转换层,进行吊点测量和受力计算,建立了整个双曲面的控制网络,并用专门操作台进行施工。第二是通过十字交叉线定位后,向四周延伸铺装吊顶铝板,并在吊顶板背面增加肋筋,控制排列顺序及平整度,保证了超大面积天棚的整体流畅感。第三是根据干挂石墙的克罗地亚沙石板材质地疏松,拼缝不允许打胶的设计要求,改革了背拴螺丝钻孔工艺,使结构强度大大增加,第四是针对大面积贝壳磨石板材薄、规格大,铺设后四周容易翘边的通病,进行多种工艺的试铺,取得最佳经验后,再全面铺设,达到了预期的质量要求。
  第三阶段,是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阶段。这大致从2001年开始直到现在,建立在公司整体技术相当成熟,正在追赶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起点上。因此,这阶段技术创新在强化统一组织基础上,更追求创新内容直接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、企业经营战略挂钩。公司层面的技术创新核心已经从以工艺创新为核心,转移到以企业技术结构创新为核心,形成了在项目部管理层面上,注重工艺创新;在公司管理层面上,注重技术结构创新的整合性体系。
  在公司层面确立了“工厂化加工、现场总装配”、“室内有害物质控制”及“构建ISO14001环境平台”的三大技术创新。目前,经过威斯汀大饭店(五星)、上海东锦江大酒店(五星)、明天广场大酒店(五星)、兴国宾馆(四星)、西郊迎宾馆(四星)、虹桥宾馆(四星)、北京京西宾馆、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等几十个高标准项目的木装修、石装修案例,整体实现了工厂化加工、现场总装配的技术创新。
  在项目部层面,这阶段的重点放在天然石材系列安装技术的创新上,除了将解决空鼓、泛色、缝处理失当、石材爆边现象、石材纹路不顺等问题,作为石材饰面质量控制的重点,还在技术、工程管理部门的统一指导下,根据工程特点,有选择地对某些细节环节进行创新,形成了石材拼缝预设计、嵌缝材料工厂加工、石材表层保护、石材修色复原等等十几项新技术新工艺,使公司的石材施工质量,上升到审美层次,奠定了石饰面精细施工的技术基础。在南京海关、江苏交通厅、上海金光外滩中心办公楼、德隆国际战略投资公司办公楼、恒隆广场、庆余宾馆(三星)徐汇苑公寓、世贸湖滨公寓等工程上,取得了很大成功,其中南京海关的石材装修,被誉为“石材木做,外装内做”的精品。
  通过木饰面、石饰面施工技术的系列创新,我们认识到,改变传统施工方式,不仅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噪音、粉尘、挥发物的污染,成倍提高施工效率,降低材料消耗,有利于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,而且,由于工厂化生产方式,对操作工人个体技术的依赖性减低,使质量非常稳定,实现了诸如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的超长木饰面无接缝、烧毛拼缝嵌胶、快速无污染饰面平整等全新的精品标准。
  工厂化加工和现场装配,还使公司的施工生产方式,进一步顺应了国际环保潮流。在建立环保实验室、投资控股专业检测公司的基础上,我们围绕环保装饰建材的选取,实现环保化施工进行的技术创新。目前已取得可喜进展,发现了装饰施工中的有害物质和气体是可控的,其关键是合适的后道工序对有害物质的散发具有屏蔽作用,因此,改变现有的工序流程,就有可能预先抑制有害物的释放,实现环保施工,为业主提供完全无害的工作生活空间。
  通过对技术创新三个发展阶段的阐述,可见贯穿其中的三个关键:
  第一,技术创新越来越向组织的严密化过程发展;
  第二,技术创新越来越明确以企业总体发展、企业经营战略为主导,与企业发展总目标的衔接更为紧密;
  第三,技术创新从单一的工艺创新,向企业技术结构创新方向发展,创新层次不断丰富,创新体系的层次也在不断深化。

  二、技术创新体系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
  虽然,我们公司已初步建立了技术创新体系,但是,按照现代技术创新的内涵,仅是初步的雏形,需要不断提高和完善,由于时间所限,我对这个问题,不便做深入表述,仅谈一些基本观点,抛砖引玉,请大家指导。
  就我们公司的实际,我认为需要在“创新源动力、创新战略、创新实践”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和完善。
  1.关于技术创新源动力的提高和完善。企业现代创新源动力植根于企业的管理层,它一般分为两个层次,第一层次是企业最高管理层,他们要具备不断创新意识、成就意识、机会意识,最关键是要善于用人。第二层次是企业管理技术层。他们对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深度,起指导和推进作用,最高管理层的决策,通过他们来组织和实施。因此,下阶段企业管理技术层要做的工作是,一要从参与重大技术创新具体活动为主,转化为以企业创新需求识别、创新战略确定、创新组织框架构建、创新激励机制构建、技术成果总结和推广为主上来;二要从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转化为洞察力、机制创新能力为主上来,加快企业创新体系的国际化进程。
  2.关于技术创新战略的提高和完善。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点,是确立适合企业实际的创新战略,我们公司考虑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。
  第一,在兼容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创新模式基础上,重点发展需求拉动型创新模式,使技术创新更直接、更紧密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和推动企业进步。
  第二,促进个体创新非连续性向企业创新持续性发展,通过企业的组织领导,将不连续的个别技术创新活动,连接成企业创新的体系,使之形成可持续发展。
  第三,注重通过学习和模仿,吸取国内外同行的成功经验,在新型应用技术、前沿技术研究方面,以拿来主义为基础,不断改进、完善和再开发,控制技术市场的投入风险,在技术成本和质量成本方面形成有效的竞争力。
  3.关于技术创新实践的提高和完善。这有两个内容。
  一是制定可操作的创新计划。包括创新总目标、外部环境分析、内部环境分析、内外环境综合分析、具体的目标计划、创新方案论证、计划实施控制等。重点对外部市场、客户需求、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研究,使内部创新的资源配置、激励机制等,更符合外部环境的要求,使技术创新更具市场实效性。
  二是通过技术积累和信息沟通推动技术创新。技术积累包括基础理论积累和技术应用能力积累,既是个人知识技能的积累,又是企业组织层次的积累。因此,要重点做好多层次的资料总结和汇编,使企业的资源由无形变成有形,成为真正的企业积累,并为主要信息沟通提供基本资料。目前我们已完成了《室内设计方案集》、《建筑装饰施工标准图集》、《建筑装饰施工工常用工艺规范》、《项目管理文件汇编》、《室内装饰木制品工厂化加工与安装图集》等多项技术文件。
  十多年的技术创新历程,使我们深深认识到:在建筑装饰企业的发展进程中,同步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固然重要,然而,不断完善创新体系,使创新体系与时俱进更为重要。任何技术体系只有具备时代内涵和市场动力,才有创新的活力,才能推进建筑装饰企业现代化、国际化的发展。